店名:東方饌黔天下
地址:台北市迪化街一段358-2號
電話:02 2557 7872
消費時間:2014年8月
官網:http://www.ocg.url.tw/about.php
會知道這家貴州菜餐廳,源於友人的推薦。
沒吃過貴州菜,再加上我這陣子對苗族的偏愛(絕對是劍三蘿莉太可愛),二話不說決定去嘗嘗。
店家位於迪化街上近大橋頭,我與友人由永樂市場信步而行,幾乎走完了整條迪化街,傍晚人少,沿途瞧瞧兩旁有整修過的、沒整修過的老房子,頗得佳趣。
店家所在的那區塊,整修得非常漂亮,古色古香,唯一的遺憾大概在於一樓的磚色太新,不如二樓以上的磚色古樸,但整體我極喜歡。
過了那個古色古香的門面,才能看見店門口。哎呀,裡頭住宅區又新潮現代了,倒是與我預期的有點落差。
當晚的菜色基本上由老闆配菜,我們唯一堅持要有的只有盜汗雞,自然是提早預約了。
調味上老闆給了兩種選擇:普通人能接受的、道地重口的,訂位的友人當天選了普通的。
鍋巴三明治。
兩片鍋巴中間夾著些許番茄與肉片,肉是什麼肉我倒是不甚有記憶,只因這一道就撐飽我了,實在有點怨它。
我愛吃鍋巴類,而且三明治的做法是有趣的。
四喜拼盤,是道涼菜。
有老乾媽涼拌乾絲、豬頭皮、梅汁青苦瓜跟涼拌木耳。這拼盤樣樣好吃,樣樣下飯。
乾絲辣,但不至於過辣,老乾媽辣椒醬功不可沒。最先消失的小菜就是乾絲,可見眾人皆喜。
木耳微酸,好吃。我個人吃酸,因此我覺得微酸者,有些人可能還是覺得太酸。
四樣小菜裡最令人驚豔者,莫過於青苦瓜。
一般青苦瓜皆配蛋類,炒鹹蛋好吃,炒雞蛋也好吃,我頭一遭吃到拌梅汁的吃法,格外讓人喜悅。
梅汁青苦瓜也酸也甜,酸甜之後是淡淡的苦味,若你梅汁沾多一些,苦味甚至吃不太出。小菜裡,我最喜這道。
乾鍋雞。
邊上那些是馬鈴薯片,沒有做什麼調味,單吃它索然無味,友人說該等薯片吸飽乾鍋雞的湯汁才吃,可惜那時薯片都已入腹。
非常下飯的一道菜,土雞肉口感彈牙不澀,黃豆芽鮮脆,其鹹度與辣度都在不配飯吃也可,扒口飯配著吃更好的程度。
應該是清炒時蔬吧?服務的大哥介紹此菜時,我正好放空腦袋承接大宇宙的意志,全然馬耳東風。
鮮甜爽脆足以形容這道菜。蝦仁著實新鮮彈牙,沒有泡過明礬。
茅台排骨。
口味比較重的一道,好下飯。不說有茅台酒的話,完全不知道裡頭有加茅台。
除此之外,它依然是好吃的。
曇花滑蛋牛肉。
這道用了新鮮的曇花,以往我吃過曇花,是祖奶奶曬了自己吃,我也就嘗過那麼一兩次而已。
曇花一熱就黏滑,跟秋葵有點像,我自己喜歡這種口感,所以吃得愉悅。
牛肉我不能吃,因此無法描述它,看起來應當鮮嫩。
酸菜餃子。
聽說挺鹹,但滋味不錯,吃到這道我已然太飽,食不下一整個,所以沒有嘗。
手撕魚,做成半邊辣、半邊不辣。
廚房貼心,魚骨全剔除了,炸得酥脆的魚皮底下是魚肉,魚肉混以蔥花等調味料,魚皮配著魚肉一起吃,絕妙。
整桌菜色,最讓我心心念念的就是這道。
盜汗雞。
一天限量三份左右,因為甕就那麼幾個,多了不夠用。
湯清味甜,原汁原味。湯裡不擱調味料,另外有玫瑰鹽讓人酌量添加。
若要跟小火燉煮的雞湯比較嘛.....我覺得盜汗雞風味纖細,湯裡油脂較少,湯汁澄澈。
友人以湯泡飯,直嚷著可以再吃十碗。
甕裡那隻全雞沒人有肚子吃得下,最後讓友人打包帶走。
是費時耗工的工夫菜,雖不到手撕魚那樣令我回味再三,仍然可以一試。
粑粑。
簡單說,是油煎的芝麻堅果麻糬。
太油,這道點心同桌友人普遍不喜,剩了好幾個。
皮不錯,挺Q彈,可惜油量太多。
餡料是整顆整顆的芝麻拌碎堅果和一點豬油渣(我想應該是這東西),鹹甜鹹甜的調味。
內餡材料本質上都富含油脂,因此整體太油膩,不爽口。
我對堅果類的食材很不喜愛,這組合本身就是我的雷,更別提太油這個問題了。
唯獨這道,我不推。
聽服務的大哥說侗果好吃,有興趣的人可以嘗嘗。
店家的份量每一道都很足,那天吃下來含飲料費及服務費,一人約一千元。
我個人覺得不算貴,值得一吃。